“近年來,我們王海班組以‘三在前’具體行動,踐行新時代‘守正創新’總要求,實現了班組建設水平全面提升。”11月15日下午,在撫順石化公司石油三廠班組建設大講堂活動中,王海班班長孫建輝正在回答員工的提問。
王海班組2003年被評為中國石油百面紅旗單位,2007年1月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學習型標兵班組,2007年4月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,2019年12月在新中國70年最具有影響力班組評選中被評為“新時代特色品牌班組”。此外,王海班組還曾獲得中國石油企業精神教育基地、全國職業道德建設百佳班組、全國工人先鋒號等榮譽。
黨建創新“領在前”
“三基本”建設與“三基”工作有機融合
王海班所在車間黨支部以4個生產班組為基礎,組建黨小組,王海班班長孫建輝兼任黨小組組長。車間支委委員、管理干部交叉編入,建立了“支委成員+車間骨干+班組黨員”的新型黨小組管理模式,把黨小組功能融入班組管理。班組將黨員先鋒崗、黨員責任區、黨員設備包干工作與員工素質提升同部署,將班組交接班會、安全會與黨小組會同步開展,創新黨建工作方法,呈現出班組和黨小組共建“1+1>2”的效果。
創新“融合培訓”法,班組在業務技能培訓中增加黨務知識,在黨務培訓中增加專業理論,同步推進技能培訓與思政教育融合開展。開展“幫扶結對”法,班組結合實際,開展黨員與員工幫扶結對活動,不斷提升班組員工的思想素質和崗位技能。施行“一人一事”法,班組堅持將人文關懷、心理疏導貫穿日常管理,落實“四必清、五必談、六必訪”制度,切實把問題解決在班組,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,促進班組和諧。實施“帶頭防疫”法,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時期,黨員帶頭簽字承諾,嚴格遵守當地和公司疫情防控管理規定。
管理創新“做在前”
提升班組“戰斗力”
王海班組積極踐行“四精要求”,想在前、做在前,創新管理,各項工作始終保持領先。班組始終堅持“四勤”操作法,即勤觀察、勤調整、勤分析、勤總結,每天根據制約生產的燃料、水、電、蒸汽等8種能耗指標,分析曲線圖,勤調節勤控制,使裝置始終處于最佳運行狀態,平均每個班可多創效益2000余元。
班組積極推行“領著干、帶著干”工作法,每個崗位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更清晰了;接班前進行“驗收制”工作法,核實到位更準確了;接班進行“清單式”交接,內容更詳細了;巡檢實行“標準化”管理,裝置生產更平穩了;班組進行“周期化”管控,裝置運行周期更長了;實施“貫徹到底”工作法,工作效率更高了;交班執行“日報日結”工作法,交接內容更扎實了;裝置生產出現異常“網上分享”經驗,風險管控更到位了。
7月3日的“班組工作微信群”中記載:裝置P2301泵頻繁出現抽空現象,導致裝置循環。雖然每次都及時啟動備泵,但導致裝置循環的原因始終不明,這也成了班長孫建輝的一塊“心病”。8月11日,孫建輝午飯吃了一半,好像想起了什么,趕緊扔下筷子,跑到P2301泵處查看。經過反復的細心觀察,孫建輝終于發現,機泵冷卻器存在不可察覺的微量滲漏問題,并消除了影響裝置安全生產的隱患。
培訓創新“比在前”
練就員工“全崗通”
王海班組克服員工平均年齡偏大的困難,始終以“先律己、后律人,像紅日那樣誠信;學技能、查隱患,像尋寶那樣執著;一崗精、多崗通,像鐵人那樣奉獻”的勁頭,不斷摸索員工技能培訓方法,形成了“比技術、學技術、練技術”的濃厚氛圍。
班組實施“過三關”培訓,即熟悉工藝流程關、精通生產操作關、掌握事故預案關。如果班組員工3個月內過不了這“三關”,就要離崗培訓。此外,班組還通過采取“一對一”式培訓、“師徒結對子”培訓、“每日一題”培訓等多種方式,以比促學、以比帶練,練就了過硬本領。例如,副班長崔明輝刻苦鉆研裝置技術,根據多年操作經驗,針對裝置核心吸附室的穩定操作,提出強化降低脫附劑、沖洗液含水操作,及時清理進料過濾器,保證吸附室壓力穩定,使分子篩二套吸附劑的使用壽命達到16年,液蠟理論收率達到98%、產品純度達到99.2%,遠超生產廠家保證設計5年內的液蠟理論收率達95%、產品純度達98.5%的標準。與此同時,分子篩一套吸附劑已經使用18年,液蠟理論收率仍在98%以上、產品純度達99.2%以上。
通過技能培訓,王海班組員工的業務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。目前,這個班組共有11名員工,其中10人實現了全崗通操作,1人有多崗位操作資格。班組員工憑借高超的崗位技能,使產品成本、操作平穩率等十幾項指標多次刷新歷史紀錄。
微信公眾號:zgsybw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