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石油網消息(通訊員馬超)“長了2個多月的頭發終于理了,整個人都輕松了!”12月15日,西部鉆探吐哈鉆井公司對外合作部的李建華,看著鏡子里的自己高興地說。當天,吐哈鉆井公司團委的3名志愿者,從早忙到晚,為公司大院內114名員工和家屬解決了“頭”等大事。
10月初以來,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,吐哈鉆井公司團委組織分布在51個團青支部的200余名團員青年志愿者奮戰“疫”線主戰場,主動作為,服務員工需求“關鍵小事”“頭等大事”,亮出團旗“紅”底色,輻射“青”字力量,守住“疫情、生產”雙底線,用實際行動彰顯青春擔當。
從員工關心的小事做起,服務員工創造美好生活,使員工群眾的滿意度不斷提高。疫情期間,心理輔導志愿者對員工進行全面摸排,對老弱病幼等特殊人群建立“一對一”關愛機制。公司團委負責人與地方政府、醫院溝通開辟綠色緊急就醫通道,確保員工“進得去、治得好、出得來”,使突發病患及時就醫并恢復健康。志愿者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,跨越400余公里,從烏魯木齊市采購5000余件防疫物資及6000余盒常備藥,全部發放至員工手中。同時,他們與當地藥店溝通,為員工開通專供渠道,為慢性病和突發疾病人員購買特效藥,有效穩定員工情緒。
聚焦員工關切的問題,對癥下藥改進方向,避免出現辦事與需求“兩張皮”現象。北疆、西南、吐哈3個區域成立志愿服務分隊,統籌協調疫情防控重點工作。在員工嚴格居家、AB崗辦公、統一由食堂送餐期間,志愿者們建立微信群,主動尋找員工內在需求,為員工發放水果、按需分配泡騰片。在全城靜默管理、不能跨區配送物資的艱難條件下,生產協調志愿者積極與地方政府溝通協調,辦理通行證;與本地十幾家商超、菜市場建立生產生活保供渠道,提高保供效率,保證了食堂菜品樣多量足,為員工打好健康基礎。
關鍵崗位志愿者恪盡職守。青年員工狄燕婷吃住在辦公室,架起井隊、公司、西部鉆探的溝通橋梁,保障一線生產不因疫情而脫節。40余名青年主動擔當,成立志愿者服務突擊隊,化身“大白”承擔起公司大院辦公居住環境消殺、物資配送等工作,臨時“防疫專員”堅持每天為員工采集送檢核酸,為全體員工疫情期間正常工作生活解除后顧之憂。保供志愿者發揮區域“鏈長”作用,設備、工具、鉆井液材料及時送井,保證了生產銜接不等停。EISC發揮“云”優勢,青年技術專家“會診”遠程指導處置復雜井,一批風險探井順利施工。隊長兼青工支部書記劉超陽帶領70546鉆井隊承鉆的探井,較設計周期提前15天完成進尺,全井取芯收獲率達100%,圓滿完成吐哈油田交付的鉆探任務。
道雖通不行不至,事雖小不為不成。在疫情防控的“大格局”下,吐哈鉆井公司團委順勢而變、順勢而為,帶領全員投身“疫”考,團員青年示范引領克難關、主動擔當善作為,在疫情期間保證了生產安全有序、員工團結穩定,為完成年度生產目標、吐哈油田油氣當量再上300萬噸發揮了“頂梁柱”作用。
微信公眾號:zgsybw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