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大張坨儲氣庫,無畏寒冰阻路,用心護航采氣生產,不漏掉任何一個巡查點,只為守護京津冀千家萬戶溫暖過冬。
寒冬時節,昔日水洼連片的北大港濕地變成了冰封的世界,卻無法阻擋大港油田大張坨儲氣庫人深入濕地保供的腳步。
12月20日晚是員工馬克值班。由于寒冰擋路,班車在路上耗時比原來多。他提前半個小時從家里出發。
大張坨儲氣庫所在的北大港濕地屬于獨流減河泄洪區。入冬前,通往儲氣庫的進站道路和部分注(采)氣井點仍有部分積水未退去,入冬后遇冷便結了冰。儲氣庫生產卻沒有受影響,因為這里承擔著京津冀天然氣保供的重任。
盡管前方有鏟車鏟除冰層開路,但馬克乘坐的班車仍然無法順利行駛,而是艱難地沖破冰塊與冰水的阻力緩慢行進。
馬達的轟鳴聲、冰塊與輪胎的摩擦聲在空曠的野外顯得格外刺耳,他心急如焚又無可奈何。
終于到達單位了,平常僅40分鐘的路程,這次用了1個小時。庫區風力達到5級,氣溫跌至零下12攝氏度,冷如冰窖。“天越冷,保供的任務越重;風再大,保供的腳步也不能停;寒冰擋路,但保供的質量不能降。”馬克說。
換上一身紅工裝的馬克小心翼翼地行進在結冰的巡檢路上。他把工具包和裝滿熱水的保溫瓶掛在脖子上,筆和記錄本放在棉工服兜里,兩只胳膊近乎僵直地垂在身體兩側保持平衡以防摔跟頭,遠遠看上去如同雪地里行走的企鵝。
一到巡查點,“笨拙”的馬克立刻滿血復活,看參數,聽聲音,聞氣味,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。發現一塊表的平時數值應為6.2兆帕,現在卻是5.25兆帕后,馬克迅速判斷發生了凍堵,于是立即用保溫瓶里的熱水解凍,直到參數恢復正常。
為了避免再次凍堵,他把儀表上面殘留的水擦得干干凈凈,才向下一個巡檢點走去。
“馬克,馬克,A裝置J/T閥后溫度為零下12.9攝氏度,有下降趨勢,請把A裝置冷旁路開半圈。”對講機里傳來工程師王榮江急促的聲音。
“A裝置冷旁路已開半圈,請觀察數據變化。”收到恢復正常的消息,馬克才放心地往回趕。
“馬哥,苦不苦?快吃點熱飯!”巡檢回來,同事劉鳳閣已經熱好了飯菜。
“又冷又累確實苦,但一想到通過咱們的努力,天然氣兩小時就能到北京,再苦也值得。”馬克說。
21時35分,馬克迎著寒風開啟第二輪巡檢。
當晚,儲氣庫采氣生產運行平穩,下游用氣安然無恙。
微信公眾號:zgsybw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