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1日清晨,位于毛烏素沙漠的長慶油田采氣三廠,最低氣溫達到零下20攝氏度。探井管理作業區巡線班班長梁瑞強,在對車輛狀況及個人防護全面檢查并確認無誤后,開始了對1016外輸干線的全線巡護工作。
1016外輸干線橫跨陜西、內蒙古兩地,全長近64公里。管線所處區域地貌復雜,既要經過沙漠、草原,又會經過溝壑丘陵。這條管線是蘇里格氣田投產的第一條大口徑管線,承擔著蘇里格氣田近1/3的輸氣能力。它的運行狀態將直接關乎著下游千家萬戶能否正常用氣。
“在崗一天,盡職24小時。無論遇到什么天氣和情況,都要按時做好巡檢,心細如發是關鍵。”作為巡線班班長,梁瑞強有著豐富的管道巡護經驗。一條條管線在他心中就像是一個個“大動脈”,連通著蘇里格氣田。梁瑞強說:“只有每條血管暢通無阻,蘇里格氣田才能夠每天源源不斷將清潔能源輸送到千家萬戶。作為‘大動脈’的守護者,更要精心做好工作。”
行走在管線作業帶上,雖然寒冬氣溫很低,梁瑞強的額頭卻已滲出汗珠。每到一個陰極保護裝置,梁瑞強熟練打開電流檢測裝置,測量數據是否在規定范圍內,并如實記錄。
梁瑞強在采氣三廠工作15年了,36條骨干管線都留下了他的足跡,員工們都稱他“活地圖”。哪條管線有小路可以直達,哪個閥室周圍有樹木,他都了然于胸。記得有一次應急處置,由于對路線熟悉,他比預計時間早40分鐘到達現場,避免了可能發生的風險。
走到35號里程樁附近,周圍地貌的異樣引起了他的注意,原來是管線經過的一片區域與農戶的農田相接,農戶正對自家田地進行平整作業。梁瑞強趕忙找到農戶家,向農戶耐心宣講管道保護的重要性,從實際危害和法律角度曉之以理、動之以情。梁瑞強用警戒帶在管道左右5米處進行標記,農戶答應不跨“紅線”。
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,梁瑞強用腳步丈量管道,精心守護管道安全。正是無數個梁瑞強這樣默默奉獻的石油人,守護著“氣龍”安穩運行,將滾滾“藍金”輸送到千家萬戶。
微信公眾號:zgsybwx